不妨一看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寫野

寫甚麼?我從電影、舞台劇和書本中吸收好多在肚裡,但好像吐不出甚麼。為何?
我現在好飽好飽,不知可以做甚麼,所以坐在電腦前。我喜歡萬花筒的比喻,我在想,我體內的碎片可以轉出怎樣的自己。是哪些東西建構成今天的我?
未有結論~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食飽飯 冇野做

下班回來,吃個甜點,玩玩手機,來個花灑浴,洗和晾衣服,煮午+晚餐,吃完後洗碗,來到下午五時,我有點空虛,因為「食飽飯,冇野做」。
除了家庭主婦要做的事後,我其實有甚麼真正想做?做了農場工作兩個月,已有點厭倦。我好像定不下來。我要做甚麼工作維生,足夠糊口後,我理想工作又是甚麼?
想想想都是徙然,我又到室友harddisk尋寶,打開黃子華棟篤笑,就被吸住了,這不就等同我從前下班跑電視院和劇場一樣,我想填補自己的虛空。既然我沒有方向,我拋開自己,盡情嬉戲,反正唔知幾時死。
*sor, 又自言自語左, yn!!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我在哪裡

  剛在夢中大哭,醒來一刻有種爽快感覺。我好久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黑暗面了,時時有不同熟悉程度的人在身邊,原來會不自覺戴上好人面具。時間長了,會侵蝕自己真實一面,內心生起怨念。這狀態的我好想逃避人群,不要被看見,好好躲起來。我覺得自己不夠愛自己,好多想做的事都沒有好好做到。我試圖找回那個決定要做便要做到的自己,那是中五會考前的我。那年,目標單一而清晰,只要一個「成功」定義。如果我仍是那時的我,有好有不好。那時我未知何謂「可能性」,而「成功」可以有好多。現在隨年漸長,我需要把「可能性」好好收窄,追求一種深度,就如按摩老師傅所說「不可主次不分」。青春嘛,就是可以有很多可能性,現在已不是十八廿二,不得不承認青春少了,還是得做些改變,這不就是成長!


  每次從夢中醒來的感覺都好真實,從前會感到無比孤單,而且懊悔過去有些事情未做好,有些人和事變得很遙遠,沒有好好抓緊。這陣子醒來,孤單感的確少了,我至少比從前快樂。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新平衡


  當初在書店看了小克的著作〈偽科學鑑證6--新平衡〉的序,提到書名由來是運動品牌NEW BALANCE 的中翻譯,方發現NEW BALANCE這名字有點意思,我要擁有一雙NEW BALANCE。走過幾間運動用品店之後,看不上很多顏色拼湊而成的款式,而選中特價發售中淨藍色的一雙,而家中明明有一雙穿舊了同一顏色的ADIDAS 。穿上我的NEW BALANCE,可以走進辦公室,有些晚上要負責體育活動,穿上它踏草地,走上跑道,而下班後更多時間是跑到電影院,有時要排戲或者練歌,總之是在外面亂衝。直到來了澳洲工作假期,也把這一雙NEW BALANCE帶上,貪它上班下班都用得上。就這樣穿上它走進按摩店,雖然更多時候我穿的是涼鞋,因方便我按摩時隨性的赤足工作。走著走著,忽然由繁榮的大城市走到簡單的小镇,開始農地工作,需要腳踏泥濘,選無可選下唯有犧犠我最親愛的NEW BALANCE,及後更多一位白油漆蓋上的雪白。農地工作跟香港生活的自己好陌生,簡樸得很,有點像周末在香港行山的感覺,下班回家的一刻,安靜地坐下來,來杯冰凍的汽水,又或大大碗雪糕,另加一場花灑浴,一個字:爽。由於這份安定,我有種不想回去香港,更準確的是不想回到原來生活的慾望。



  「好唔想番香港」的念頭跑出來了,澳洲工作假期簽證還有兩個月,這是一個過程,跟我剛來澳洲「好想番香港」的念頭雙映成趣。離開一個平衡,顛覆一場,重新建立另一個平衡,當中自然存在很多不穩定的片刻。然而,當初的新平衡變舊,就是重新找尋下一個新平衡的時候了。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城外


一個城內的人在偶爾機會下走到城外,在外面隨風而飄,隨水而流,有順風也有逆流。就這樣渡過好一段時光,經歷著跟城內不一樣的事情,看到更廣闊的風景。有說,城外的日子是一種白活,不會添飾地位身份,可這是對於城內人的意義,身處城內自然地用城內的思維去想,同時又有多少出走城外的人其實帶著城內的框呢。在城外兜過幾圈以後,究竟會有甚麼手信送給那個城內的自己呢?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六月

六月來到最後一天。六月最後兩星期加起來只工作了三天,每天八小時。原來這麼空閒,我會好易迷失,好像時間過多。

去年的六月是我香港工作最後一個月,我頗喜歡有限期,我在交上辭職信後的一個月通知期過得好自在,工作量跟往時差不多,但我知道好快完結。我不喜歡重覆,我想有新野,即使是苦難,就好像追劇要有劇情推進。所以我來到這裡。

之後,我在一段短時間做了好多重覆,重重覆覆的動作,包括按摩和耕作,我以為自己在重覆,可原來在細微處的重重覆覆可使我進步,我喜歡進步,就如我坐上由大埔出九龍的巴士,望著巳流逝的風景,我知道自己向前進發中。


好,究竟我如何可以進步。總是想著,三十歲快到,我想三十而立,如何走到那個位置?

PS每次開電腦都睇下羊楠小姐個BLOG,佢打咁多,我打咁少,所以我都唔諗咁多打左先LU~
LOVE U, MY DEAR~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在時間面前

每天會在農地工作七個半小時,由清晨五時半到中午一時,大概十時會有十五分鐘TEA BREAK。就如一般打工一族一樣,剛上班時就期待TEA BREAK,TEA BREAK後就期待下班。有幾天工作時,一個沒帶手機的同事不斷向我查詢時間,十時半...十一時三十七分...十二時零三分...還有五分鐘下班。我心想:明明下班會有工頭大叫FINISHED,看多少次時間,我們還是要工作同樣時間!

好吧,之後每次我看還有多久下班時,我都想起自己這句說話。我嘗試減少看錶,嘗試忘記時間,我就在一個沒有時間的空間,路的兩旁是樹,一行時樹ABC交錯而成,另一行則只有樹D,我成了SUPER MARIO,我要找出樹ABCD以外的樹,用小刀把它們除去,溜樹愈少愈好,走得愈快愈好,就這樣重重覆覆,重重覆覆,走過一段又一段,好像是相同但事實上又不盡相同的路。

走路的時候,我腦海十分自由,因為我的工作不需腦力。我開始構想三十歲後的生活,我還有五年,我回到香港後不想回大埔,不想回到本來的家,難得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就不要回去了,繼續向外走吧。想想東又想想西,我想像與他人的關係,幻想與某某重逢的畫面,離開香港一年內,我跟多少個香港人聯繫過呢,又思念過哪誰呢。有些人不用特別聯絡,因為根本不親密而又不認為有親密的可能;有些人不用聯絡,因為已經夠親密,親密到再分割不到中間那條線。在時間面前,祂教我看清一些人和事。

清晨四時半出門時月光很圓很美,但沒有拍下,這時黃昏五時多的


我在澳洲生活還剩三個月。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農夫生活

白檀木小樹苗

清晨四時半響鬧鐘
賴床十五分鐘
梳洗一下
喝下從水龍頭倒出的一大杯清水
早餐有牛奶和可可脆片
更衣之後到旅舍外等待
農場車很快到來
到農地後先伸個懶腰
六時正正式就開工
剷泥
放樹苗
堆泥
重覆
重覆
又重覆
又重覆
重覆
重覆重覆
從農地一面爬行到另一面
需個多小時
中途有人會送我清水
然後又從另一面繼續做著相同動作爬回來
來回一次之後有十五分鐘休息
咬一口面包
灌下果汁
然後又開始剷泥
來回三遍後下班 坐車回到旅舍後是一天我最享受的片刻
洗澡
把髒衣掉到淋浴間的地上
帶著泡泡的水會流過它們
洗髮水用兩次連按摩(用之前替客人按摩頭部的方法)
護髮素用可次
淋浴露一次
另外要細心卒腳趾放鬆(用之前替不少人腳底按摩的方法) 再洗臉一次
淋浴後把洗好衣服放曬衣地方待明天再穿
吃點冰冷食物如乳酪/水果
hea做一下自己想做的事,如傾電話/寫字/在電腦上看電影/亂上forum
餓的時候先到超市走走
只看特價貨
求其煮
六時要吃晚餐
之後與旅舍其他人賴在一起吹水 九點就梳洗
九時半已經超睏
要關燈睡覺
通常睡到兩三點會醒
之後睡得淺
多夢
大概四時開始聽到其他人鬧鐘響
新的一天又開始


終於 知道 粒粒皆辛苦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離開黃金海岸時記得的二三事

離開黃金海岸,來到我現在的住處,包括四小時多的飛機程,我回想黃金海岸發生的一些事。

第一件:
那幾天澳洲剛進入冬令時間,氣溫轉變,日照時間縮短,我跟同事下班時剛好日落。我們走路回家經過一個湖,看見一個男人提著相機對著天空一直拍照,我們也過去拿著手機在拍。湖邊有一張長椅,我想如果相片裡有個人坐在長椅上賞日落就好了,就讓我當那個人,坐上去。同事自然拿手機幫我拍,而那男的也拍。天色變得好快,好快由橙橙紅紅變到蓋藍黑黑的,我們是時候回家了。離開之前,那男攝影師給我一張他的卡片,叫我發電郵給他拿相片,他好像知道我想甚麼似的。他的名字是MARK,他有自己的拍攝公司和公司車。

第二件:
臨別黃金海岸前的一星期,我終於「扚起心肝」跟我同屋兼同事沖浪去。他拿著大大的沖浪板往海中央一直走,而我拿的是他另一塊比較小,只有我半身那樣高的,我當然留在沿岸的安全地帶喇。就這樣,我看著旁邊金髮少年怎麼沖,我就怎樣沖,我不過是扒在板上,等待後方的浪沖我上岸,在水與沙中滑行,好爽好爽,好些近似「瀡滑梯」的經驗。然後,我一直重覆又重覆,去出去之後被沖回的動作,直到同屋回走岸邊。他回來後,我心安了點,我再走出了點,跟他在岸邊沖浪,好快好快,一個大浪倒頭把我蓋住,浪退後,把我的眼鏡連眼鏡繩帶走。我立即伸手去水住抓,我好想抓回我的眼鏡。我向旁聽帶著小孩的大叔求救,他幫我抓到浮上來的眼鏡繩。我再召喚同屋幫我找,當然是找不到。經驗告訴我,眼鏡是不會浮上來的,就如當年友人在墾丁那次一樣。我的心有點慌,我失去一樣很重要的東西,我近視散光那麼嚴重,沒有眼鏡,我便看不見前路,那感覺有點像去年旅遊被偷相機的感覺,惘然得很。可這感覺只停留沒多久,我便選擇放棄。我靠著同屋的帶領回家,載上另一副舊的備用眼鏡,然後像沒事人一樣,只因我出發前有失去眼鏡的準備。回香港後,我會先配隱影眼鏡,這次是說真的。有時,我會羨慕被沖走眼鏡的自由,他將永遠留在大海裡。

第三件:
在黃金海岸期間,大多數時間一星期上六天班,每逢星期一休息。星期一休息是我自己提出的,因為我知道賭場有MOVIE MONDAY。那是一個賭場宣傳活動,一天三個時段在賭場劇院放映一至兩套電影,就這樣看了THE RAILWAY MAN、ABOUT TIME、TRACKS和LABOUR DAY。大多是半懂沒不懂的看,因為沒有中或英文字幕。在臨別黃金海岸前最後一個星期一,我看過電影後不想回家,我走入賭場,我想賭!我知道這賭場的老虎機接受一元硬幣,可我坐下來後發現錢包只有兩元硬幣,我再看紙幣,我沒有面值最少的五元,只有二十元紙幣。我沒有想太多,就把二十元放進去。老虎機就是考運氣的,沒技巧可言,我想好最多輸五元就走,可以叫老虎機吐回餘下十五元給我。相對地,我贏五元亦可以離開。這樣想好,就可以防止自己沉迷下去。然後我開始按鈕,按...按...按...,二十元忽然變成三十四元,我基本上可以離開了。我按下提錢的按鈕,吐出三十四個一元。但這一切來得太快,我數了二十個一元放袋裡。之後把另外十四一元一個接一個投回老虎機裡,好快,就把它們花光。我再想,不如多玩五元,反正我本來打算用五元,我一次投入五個一元,在最後一回,老虎機給我贏回兩玩,最後我帶著十七個一元硬幣離開賭場。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我還是不要賭錢了,我的性格太不適合了,賭得那麼小家,還是回家後MA將耍樂好了。我走了一個多小時回家,一直想,其實我辭去熟悉工作,去另一個陌生地方找工作,又何況不是另一場賭博。

感謝讓我棲息的一片天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按摩按摩 按摩按摩

我想彈結他
我想畫畫
我想書寫我的故事
我想學游水
我想衝浪
我想創作
我想說得一口更好的英語
我想更懂得人情世故
我想好好做自己

..
...
我想很多很多 做更少很少
....
.....
......
還好我去了按摩
我沒有去想按摩
但我天天在按摩
假期時不想按摩
有客時自然按摩
生活正就是按摩

可我知道我不是在按摩
我在練習
天天天天在練習
練習專注
練習恆心
練習純粹
練習溫柔
然後慢慢把想做的放入練習裡面
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脫皮-關於按摩

我一直期待看到她的皮,可我自己又沒好好脫皮。直到今天等到你的皮的出現,我還是得在四月離開前,撕下這篇皮。你可能會問,甚麼是皮?她是這樣寫的:「一篇博客是一層皮, 褪下來的, 留在這的, 都是我即將遺忘的。別人贈送的,自己拾獲的,一點一滴積沙成塔成就這樣一個我。很多的不滿和很多的喜歡穿插,編織著一個和未來有關的謎題。僅僅是一些文字能挽留多少故事?

好吧,這個四月在我身上發生甚麼事呢?我就想到「按摩」兩個字。自去年九月開始接觸,到今年四月的現在,我一直搵按摩搵食。而原來,我在這個四月才是第一個月真正穩定全職在按摩店上班,之前有些時間是培訓,有些時間去了旅行。上班的時間不一定按摩,很多時是等待,我會胡思亂想;有客人的時候,雙手在按摩,我也一樣會想東西,這一次是不同的,我忽然變很專注地想,集中一個方向,因為有客人就有錢跑進口袋,我不用想金錢的問題,我可能完全感性。想很多的時間,好想把某些想法記下來。可我接過一個客人之後又是另一個,又或者這個想法會隨客人的離開跟著離開。我的這個狀態有點近似曾經禪修時的自己,打坐時頭腦飄出好多念頭,好似好有用,但下一刻又會有一個好似更有用的冒出來,連綿不繼,未到最後,你不會分到甚麼是真正有好。而我們身之為人,其實不會知道何時是真正最後,或者用一個月一個月來脫皮也不錯,儘管我年尾回想的不見我這個月的皮好重要,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現在就是的活在世界的最後一刻,下一刻如果我還活著,那又是另一個現在了。

說著說著,我竟然說到脫皮的意義。我還是得放真正的也貼上來,舊的皮早就不知所蹤。

今天來了一個客人,算是我接過的按摩客人其中一個最難忘的。他來的時候,我正接待上一位客人。我看到他的,他已經脫好衣服,坐在床上,而床邊有一架輪。對,他是一個中年男人,頭髮有點斑白,上身跟一般西方男士一樣強壯,屁股以下就有點不同,我估計是長期坐輪椅的關係,下身都收縮了,他屁股只有骨頭,小腿比我手的前臂還幼。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翻身,臉朝向下地躺在按摩床上。然後,我有點慌,因為他的小腿一直在抖,我問他ARE U OK,他說OK,而同時我都問自己AM I OK?我真的可以在他身體上按摩嗎?我到外面問一下有經驗的同事,她建議我多問他反應和感覺怎麼。我回去就跟他先說一聲,我會用中等力度跟他按,有甚麼不適記得告訴我。他回答我沒問題,他要求大力一點。他需要按摩的是背部跟腿部,主要是收縮了的地方。我就由他的底腰開始,往下推,把他短褲拉低時,發現他股溝最上面兩邊的肉是連起來的。一直接一直接,我的心有點難受,他平常太少用下半身的肢體,好多地方都退化了,小妥只有骨頭跟繃緊肌肉,有一份慾哭感。其實我做按摩好幾個月,有點腰酸背痛,好累,但我對比他算是甚麼。我有點可憐他,我要好好按他,想為他免費多按一些時間。到下一秒,我又為到自己上一秒的想法覺得嘔心。可咩野憐,我當自己是甚麼,站在一個高地上看著次一等的人嗎?我鄙~當我站在少數的位置也不在想看那些多數來同情我呢!想是這樣想,我手一直沒有停,一宜按,然後我想到客人的鼻鼾聲。當我在狂想時,他已經好好休息,他睡著如孩子般。我滿足到他的需要,他需要我。好多客人來按摩是為放鬆,他也不例外,只不過他需要放鬆的是他壓著很久的肢體。只要細想一下就知道那剛才的抖震是肌肉反射動作,而我因為害怕而停上思考,多可笑。我提供的按摩,貼似他的需要。他放鬆了,我也放鬆了。我繼續按按按,按下去,有為他多按大約十分鐘,輕輕按了他粗狀的手臂,我想那是因為用輛椅練成的。雖然行動上是免費加鐘,但我再沒有同情心態,他需要就幫他按。按摩完結後,我慢慢陪伴他坐回上,就跟他匆匆道別,因我要接待下一位客人了。
脫一層皮,迎接新一個自己,5月離開按摩工作

對,在世界面前,人算甚麼?生命為何物?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迷戀你

當初在圖書館遇上,對你第一印象是盧凱彤,而且是AT17初出度的盧凱彤。然後,我壓止自己過份熱情,慢慢認識你。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今年廿五

我畫這張生日卡的時候,想著對方會有甚麼感受。他今年生日廿六,我廿五,我們相識於他十三,我十二那年,我們是中學一年級的同班同學。當年的我未曾想過會跟這男生在十數年的今天仍有聯繫,可世事如棋,我們同班五年也未有很熟悉,上學時是同學,下課後是路人。可是,在會考那年開始,一個圈子一起溫習,直到我們升讀不同學校讀預科,可那圈子已經建立,就這樣自然的走下去,有時跑步,有時打牌,有時玩狗,有時玩細路,來到今天。

呀,其實上面都不是我想說的,我想說我畫卡時發現自己今年廿五,到達二字頭的一半,距離三十邁向了一大步。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說廿五已經很老,或說廿五還是很後生,而所謂年青很多時是相對的,就是看者以自身作比較。而我想到三十,好像要完成些甚麼似的,因為「三十而立」這四字總是印在腦海中。是呢?我們三十歲會站在哪兒呢?對我來說,車/樓/家庭都不重要。我的理想是甚麼呢?同代的我們,接受同樣的填鴨式教育,跟同樣考試制度戰鬥過,食麥當勞,睇TVB,聽TWINS/楊千嬅/陳奕迅的流行曲,從前所謂的社會制度離我們很遠,我們眼前只有紙上的禮義廉。究竟是怎麼的社會塑造今天的我們?而今天的我們又在社會站在甚麼位置呢?為甚麼我們這一代的無力感那麼重?還是只有我這樣?我們可以有甚麼理想呢?

我不知道... ...

我的生活並不虛幻/虛幻的是我們的理想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旅行的意義 - 半年工作假期所思所想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一早醒來,收到一段視訊,有人在裡面唱歌,我以為又是唱k的片段,聽下去是多麼熟悉的聲音,隨著的是全場大合唱。噢,我眼角滲淚了,是那一首綺貞一唱便咽喉,然後全場觀眾便撐著她一起唱的<旅行的意義>。一直想下去,對!我現在的意義是甚麼?

  昨晚去了悉尼的酒吧,第一間是喝酒聊天那一種,第二間是舞池跳舞的。我只待到大概兩點便離開了,我有一種這地方不屬於我的感覺,身體有點重,動不起來了,便逃出去。對,我好喜歡逃避,所以便來澳洲了。我可是那個被朋友取笑會在酒吧打開書,玩串PARTY的傢伙。來澳第一站是墨爾本,之後到黃金海岸,直到現在的悉尼。本來就聽說過悉尼很多華人,很香港,我這麼難得離開香港,離開那堆人群,離開那種氛圍,離開那份壓迫,如果我還來那很香港的悉尼,便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可是,因為可以與貓共舞和一年一度悉尼同志大遊行的關係,我還是來了悉尼。第一天踏足這裡,我便感到那份久違的壓力,行人走路是那麼快,街道是那多嘈吵的汽車,而我再看不見天上的繁星。其實我知道,我很快會習慣,因為我是從城市逃出來,來到另一個城市的孩子。我開始出去玩樂,開始重獲城市獨有的快樂。我可是那個在香港,下班後不歸家,週末一早就衝出去,流連戲院劇場展覽,跟不同新鮮到熟悉的人吃飯喝酒談心的那個香港人,我當然懂得城市的生活。這是我對悉尼又愛又恨的原因,我是多麼眷戀城市的快活。你知道一個月看一兩次演唱會的感動,到完全失去時的反差嗎?


  還好,我來了悉尼,結識了那些似曾相識的悉尼和香港人,多麼像我在香港的相識。我們行山時,那個溫柔地對我說「洋蔥,偷拍我」的中學同學好像就在我身邊;我們坐船時,就有我跟某某流連維港坐天星,不願回家的感覺;我們走在悉尼大學時,我根本就置身於中大百萬大道,腦中想著從前那借我功課「抄教」的大學同學,到後來那個晚上搞活動後一起結伴走下山的大學同事;我們吃泰國日本韓國菜時,我變回那個不能吃辣,但拼命跟你們一起,一起吃辣鳯抓
滴著汗的自己,身邊浮現那個吃雞軟骨卻吐骨的白痴;我們看著悉尼同志遊行的行列在面前走過,身邊是一眾攣攣直直的男男女女,心頭湧起同一份溫暖。

  我嘛,小時候就是沒甚麼朋友,然後有的時候,不顧合得來不,先抓住一些;在人群中有種離群心態,抽離地在群眾中存在著,卻俏俏地把細節記住,用一些小聰明小心意建立我們當中的線路,駁通了就收不回,放好在心房內。獨處時,還是會寂寞,但又忽而因腦中想起甚麼有趣的事而暗喜,情緒如摩天輪般忽高忽低,可我有比從前表達多了,希望我重視的人看得見我的真心真意。你,看到嗎?


  離開香港半年,其中意義存在在這一堆文字內,放了一些所思所想。感謝愛我的人,感謝我所愛的香港。
我離開妳 就是旅行的意義



撐住我 落葉離開後頻頻回頭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都關於你

怎樣開始?我要怎樣開始寫關於你?



我把你的網誌存在瀏覽器的書籤中,然後偶爾攀上去,看看你又在想著甚麼事,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自己的痕跡,我之後的一整天咀角都會上揚。雖然我們相識於圖書館,可我們的世界不局限其中。

我們可以走到街頭。去年的七一遊行,我邀請你一起到性向無限的街站幫助,你穿上雨衣,向遊行行列派發傳單,你髮上都是雨水,架著黑框眼鏡,那個眼神堅定的你好美,甚至比那參加畢業晚宴施上脂粉穿得華麗的你動人。

我們躲在光影裡。我因為學習UKULELE夏威夷小結他的關係,認識到讀電影的人,他剛好有畢業作品放映,我就知道你有興趣,我們就走到科學館第一次一起看電影。看完後,還要躲在科學館外的暗角以UKULELE自娛一番,詩意很我們。

我們還有劇場,當我有幸踏上劇場時,你正跟DSE戰鬥。到我來了澳洲之後,你參演一套又一套演出,我們都未有機會看到舞台上的對方,但總有機會,我好想好想看。

我相信,我們的可能性都很多,我們不會有很多時間相聚,我們的世界會一直擴大,我們要保持好奇和赤誠,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看著天 這一刻在想你 是否會對我一樣思念"

P.S. 寫完哩篇野,我發現自己真係好掛住你呀~